美国一口气公布四百多项关税加征排除商品!涉及哪些品类?哪些企业受益?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
美一口气公布437项关税加征排除商品
当地时间1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公布了3份对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清单通知,超过400项商品在免于加征关税之列。
据记者梳理,本次关税排除清单共涉及437项商品。
排除的商品主要为各类仪器设备零部件、有机合成材料、日用品、化学制品、纺织品、机电设备、化工制品、钢铁制品等。
这些商品分别分布在美国去年以来宣布的340亿美元、160亿美元、2000亿美元这3批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中。
此次关税排除清单的刷新,对中国出口企业、美国进口企业和美国消费者来说都属利好。
三批加征关税商品均涉及
圣诞商品在列
此次关税排除清单的刷新,对中国出口企业、美国进口企业和美国消费者来说都属利好。
对于将要过圣诞节的美国消费者而言,一个好消息是:用于圣诞树装饰的一款小型照明装置也在此次排除清单中。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曾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在美国人消费的“中国制造”产品TOP10中,圣诞节用品和圣诞用灯分别位列第三位和第十位。
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显示,考虑到库存需求,美国80%进口灯饰的采购都在每年的8~10月完成,而中国商品占这些美进口灯饰的85%左右,并且几乎美国人所用的所有LED灯都来自中国。
资料图 (图片来源 / 新华社)
美方再释善意,助力经贸磋商
这么大范围的排除清单,也是美方再次释放出一种善意。
本月初,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牵头人再次通话,确定了10月初在华盛顿举行第十三轮磋商,双方一致认为,应共同努力,采取实际行动,为下一步磋商创造良好条件。同时确认中美将为磋商取得实质性进展做好充分准备。
此后半个月,双方不断释放出相向而行的善意。
9月11日,中国宣布取消对16类美国进口产品增税措施。
9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将推迟加征中国商品关税。他称,作为善意的表示,将加征2500亿美元商品关税的决定推迟到10月15日。而按照原计划,这批商品的关税将从10月1日开始由25%提升至30%。
9月13日,中方表示支持相关企业从即日起按照市场化原则和WTO规则,自美采购一定数量大豆、猪肉等农产品,并对相关采购予以加征关税排除,进一步释放了善意,表达了解决问题的诚意。
当地时间9月19日上午,应美方邀请,由中央财办副主任、财政部副部长廖岷率领的代表团在美国,与美方就中美经贸问题进行磋商。这次磋商正是为10月份在华盛顿举行的第十三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做准备。
一系列的良性互动,为中美双方重回谈判桌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显示双方正在相向而行,朝着解决对方核心关切的方向做出努力。
美国经济不能承受之重
就在北京时间9月19日凌晨,美联储再次降息,降息幅度为25个基点,同时将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IOER)下调。这是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美联储的第二次降息。
对此,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解释是:此次降息主要是为应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以及低通胀压力,以维持美国经济扩张。
而在美联储公布了降息的消息之后,美国的股市、汇市、期货市场纷纷出现下跌。在一般情况下,利率下调会引起期货特别是原油期货的上涨。集体下跌,无疑是市场释放出的一个信号,印证了美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事实上,来自各方面的信号都在发出预警。
本周二发布的美银美林9月份基金经理调查中,约38%的投资者预计美国经济将在明年出现衰退,为2011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国杜克大学的一项调查也显示,他们对美国经济的悲观情绪今年一直在稳步上升。受访的225名企业首席财务官中,有53%的人认为美国将在明年三季度末之前发生衰退,另外还有14%的人认为衰退在明年年底前会到来。
德意志银行首席全球策略师Binky Chadha表示,美国年度就业增长率从2018年中期的2.5%下降到2019年8月份的1.3%,创下10年来最疲弱的增长表现。
制造业的情况也并不理想。
美国最大车商通用汽车(GM)今年已经关闭了俄亥俄州一家汽车厂和密歇根州一家变速器厂的生产。这导致了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的通用汽车工人在上周末举行了2007年以来最大的一次罢工,规模涉及通用汽车在全美的31家工厂的近5万名工人。
通用汽车目前正致力于削减成本,以应对美国汽车行业预期出现的放缓迹象。而这次罢工或将使通用汽车在美国的汽车和零部件生产停滞不前。若因罢工导致北美生产线停产,通用汽车可能将面临每天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27亿元)的损失。
此外,包括日产汽车、菲亚特、克莱斯勒和本田汽车等其他在美的汽车制造商也在减产。
汽车和电子行业的疲软也影响了美国制造业标杆企业3M的利润。尽管业绩超过预期,但3M今年二季度的销售和利润双双下滑;美国最大的油田二叠纪盆地的原油开采放缓,降低了对机械设备的需求,导致卡特彼勒在6月和7月的全球机器销量仅增长4%,为两年来最低水平。
美国需重视其债务率及其金融市场风险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一些投资者正在撤出股市,转向公司债市场,而上市公司则通过发行债券融资回购自己的股票,在过去几年,回购是美股持续上涨的主要动力之一,除了自身现金流之外,主要是杠杆贷款融资进行回购。问题是,上市公司是否会有充足的理由认为公司收入会持续增长,而不是相反。
总之,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他们现在都在推动债务水平不断增长并创下新纪录,这不可持续。
随着融资需求和美国国债供应继续增加,以及一些外国投资者撤离,流动性紧张问题会持续存在,可能会令美联储重启量化宽松政策,维持脆弱的平衡。如果经济明显放缓并影响到企业经营,那么,杠杆贷款的风险就会大幅增加,投资者的忧虑以及采取回避风险的做法,可能会在整个市场起到连锁反应。流动性匮乏以及风险传染会加剧所有资产类别的波动性,考虑到普遍存在的高杠杆,美国所面临的风险并不像美国舆论所表达的那么微不足道。
即使市场的情况比较微妙,但是,美联储在下调利率25个基点至1.75%-2%的区间后,却发出信号,尽管存在贸易不确定性,但降息行动可能会就此止步,立场比市场预期的更加鹰派。这个表态更像是美联储逼迫美国政府尽快结束贸易战,消除不确定性,稳定经济,而不是让白宫依赖货币政策宽松继续支持其贸易政策。
美国政府发动贸易战的一个原因是,中国正在推动以去杠杆为主的金融整顿与改革进程中。但是,美国自身政府与企业的债务率都创下历史新高,依赖债务的增长一旦因为贸易不确定性而放缓,美国金融市场的风险会陡然增加。
现在,美国最好的办法是结束贸易战,并重启央行的债券购买计划,维持经济与金融的稳定。
只有合作,方能共赢
一年多的贸易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美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经贸问题错综复杂,谈谈打打会是常态。毕竟,在如此联系紧密的世界里,要想通过给别人“加税”而让自己受益,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贸易战没有赢家,解决贸易争端问题,需要更多的诚意、善意与实际行动。
在谭主看来,中美之间终归是要通过对话和磋商,来寻找彼此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大家都期待一个双赢的结果,这符合中美双方的利益,也符合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所以,摒弃对抗思维、互释善意、相向而行,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相向而行的列车已经启动,在寻找“最大公约数”的路上,只有合作共赢,才是符合中美双方未来发展的理性选择!